新闻资讯 News

低压农灌管:保障农田灌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25-8-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田灌溉是保障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业产量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农业用水约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0%以上,但传统灌溉方式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效率低下等问题。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低压农灌管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设施,正逐渐成为农田灌溉的主流选择。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低压农灌管的技术特性与优势
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低压农灌管通过低压输送水流,配合滴头、喷头等灌溉设备,能够将水精准地输送到农作物根部附近,实现局部精准灌溉。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低压农灌管可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水资源利用率可提高30% - 50%。例如,在干旱地区种植玉米时,采用低压滴灌技术,每亩地用水量可从传统漫灌的600 - 800立方米降低至200 - 300立方米,大大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适应性强,满足多样化灌溉需求
低压农灌管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形和土壤条件的农田。无论是平坦的平原地区,还是起伏的山地、丘陵地带,低压农灌管都可以根据地形进行合理铺设,确保灌溉的均匀性。同时,它还可以与多种灌溉方式相结合,如滴灌、微喷灌、渗灌等,满足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例如,对于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可采用滴灌方式,直接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作物根部,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对于果树,可采用微喷灌方式,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果园小气候。
 
节能降耗,降低灌溉成本
低压农灌管系统运行压力低,一般只需0.1 - 0.3兆帕的压力即可满足灌溉需求,相比传统的高压灌溉系统,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据测算,采用低压农灌管系统进行灌溉,每亩地每年可节省电费50 - 100元。此外,低压农灌管的使用寿命较长,一般可达10 - 15年,且维护成本较低,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的灌溉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
传统的大水漫灌容易导致土壤板结、养分流失等问题,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低压农灌管采用小流量、高频次的灌溉方式,能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它还可以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灌溉系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小麦种植中采用低压农灌管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使小麦产量提高10% - 15%,同时减少化肥使用量20% - 30%。
 
低压农灌管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实践
助力粮食生产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低压农灌管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粮食作物的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保障粮食作物的稳定生产。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低压农灌管技术,为粮食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保障。例如,在黑龙江省的某大型农场,通过建设低压农灌管灌溉系统,使水稻种植面积得到了有效扩大,水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增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动经济作物产业发展
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低压农灌管能够为经济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经济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促进经济作物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的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区,低压农灌管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山东省的寿光市,作为全国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通过推广低压滴灌技术,使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蔬菜畅销国内外市场,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压农灌管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精准控制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化肥和农药对土壤、水体的污染。同时,低压农灌管还可以与生态拦截技术相结合,在农田周边建设生态沟渠、湿地等,对灌溉排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拦截和净化,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例如,在浙江省的某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采用低压农灌管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生态拦截措施,有效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低压农灌管推广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农民认知不足:部分农民对低压农灌管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效果了解不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灌溉方式,对新技术存在疑虑和抵触情绪。
资金投入较大:建设低压农灌管灌溉系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包括管道铺设、设备购置、系统安装等费用。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来说,资金短缺是制约低压农灌管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技术服务不到位:低压农灌管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包括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环节。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技术服务网络还不够完善,技术人员短缺,难以满足农民对技术服务的需求。
对策建议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农民宣传低压农灌管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效果,提高农民对新技术认知和接受程度。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低压农灌管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技能。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低压农灌管的建设和应用给予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降低农民的投资成本。例如,设立农业节水灌溉专项资金,对购买低压农灌管设备和建设灌溉系统的农民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技术服务网络,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鼓励科研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低压农灌管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结论
低压农灌管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设施,具有精准灌溉、适应性强、节能降耗、改善土壤环境等诸多优势,在保障农田灌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目前低压农灌管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等措施,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低压农灌管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低压农灌管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机新闻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