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News 灌溉更高效,农灌管创新在行动发表时间:2024-11-3
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传统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资源浪费、灌溉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农灌管创新在行动,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模式,不断提升灌溉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智慧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智慧灌溉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农田灌溉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技术。通过在农田布置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气温、湿度等环境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结合作物生长模型和灌溉制度,系统能够生成灌溉决策指令,再通过智能灌溉设备执行灌溉操作,实现农田水分的精准管理。 在山西汾河灌区,智慧灌溉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灌区通过加强智慧灌区建设,对公司调度中心、信息中心及基层分中心、分控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在调度中心就能接收并处理灌区的所有监测、监控等多元数据,并能对各分中心及监控终端实施远程控制。灌溉期间,工作人员在调度中心的电脑端下达指令,就可以对汾东灌区的闸门进行开启或是闭合,通过指令闸门可以自动调节流量,实现精准供水。这种智能化的灌溉方式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除了智慧灌溉技术,PVC-U低压灌溉管也是农灌管创新的重要成果。这种管材具有内壁光滑、耐腐蚀、耐候性好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灌溉效率。通过与滴灌带或微喷头等节水灌溉设备相结合,可以实现定点、定量供水,直接将水输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这样一来,水分的蒸发和渗漏大大减少,水的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江门开平市镇海灌区,通过“理念、制度、管理模式、技术”四项创新,积极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灌区用水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渠系水利用系数由改造前的0.500提高至0.65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约为0.5798,远超广东省同规模同类型灌区0.5094的平均值。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应用,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一些地区还积极探索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在北京通州旺生源蔬菜智能水肥一体化项目中,通过安装自动灌溉施肥机,实现了灌溉和施肥的自动化控制。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农灌管创新在行动,通过智慧灌溉技术、PVC-U低压灌溉管、节水型灌区建设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手段,不断提升灌溉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品质,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力度的加大,相信农灌管创新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高效、节水、环保的灌溉解决方案。
|